2025年7月14日,爱建证券发布了一篇电子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国产内存龙头启动IPO辅导,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分立器件持续强势,领涨电子行业。本周(2025/7/7-7/11)SW电子行业指数(+0.93%),涨跌幅排名24/31位,沪深300指数(+0.82%)。SW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前五分别为:房地产(+6.12%),钢铁(+4.41%),非银金融(+3.96%),综合(+3.78%),建筑材料(+3.34%),涨跌幅后五分别为:煤炭(-1.08%),银行(-1.00%),汽车(-0.41%),家用电器(-0.30%),交通运输(+0.76%)。本周SW电子三级行业指数涨跌幅前三分别是:分立器件(+3.10%),半导体材料(+1.77%),面板(+1.52%);涨跌幅后三分别是:被动元件(-1.01%),其他电子Ⅲ(+0.11%),半导体设备(+0.19%)。
2025年7月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首次公开发行(IPO)辅导。长鑫存储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IDM企业,专注DRAM领域,业务覆盖芯片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全链条,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PC、服务器等多元场景。其发展历程分为三阶段:2016-2019年完成合肥基地建设并实现首款DDR4产品量产;2020-2022年推进北京+合肥双基地布局与17nm技术研发,进一步提高产能;2023年后通过品牌整合、LPDDR5/DDR5迭代完善产品矩阵,2024年产能达20万片/月(2019-2024年CAGR58.5%)。?
DRAM作为与CPU/GPU等计算芯片直接交互的易失性存储器,其全球市场在2018-2023年间呈周期性波动,复合增长率为-12.2%。2022年、2023年市场规模分别达800.9亿美元(同比-15.6%)、518.6亿美元(同比-35.2%),这与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2022年降11.0%、2023年降3.4%)带来的需求疲软直接相关。DRAM市场格局呈现寡头垄断特征:三星,SK海力,美光士合计占据超98%份额。而南亚科技等中小厂商合计占比不足2%。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与策略优势巩固地位,其中三星依托HBM技术深度绑定AI服务器客户,SK海力士则通过产能向中高端倾斜匹配市场需求。
长鑫存储产业链涵盖材料、设备、模块等核心环节,众多企业深度参与并形成协同生态。材料领域,雅克科技(002409)供应半导体前驱体材料,鼎龙股份(300054)抛光垫通过认证,安集科技将其列为重要客户,博敏电子(603936)IC载板服务于存储领域且客户含长鑫,神工股份完成验厂,晶瑞电材(300655)i线光刻胶批量出货,从基础原料到关键耗材全方位提供支撑;设备方面,精智达在存储测试设备领域深度合作,盛美上海达成设备合作,芯源微前道涂胶显影设备获订单,华海清科高端装备进入其产线,以专业设备保障芯片制造各环节推进;模块环节,江波龙(301308)凭借DDR4/DDR5等内存产品,将长鑫存储芯片集成封装为适配多场景的内存模块,推动存储产品落地应用。
投资建议:DRAM市场格局呈现寡头垄断特征:三星,SK海力士,美光合计占据超98%份额。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组装基地,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内存芯片模组。随着长鑫存储启动IPO上市在即,围绕国产内存龙头产业链的大规模投建将会陆续展开。我们看好长鑫存储的未来发展,同时关注存储芯片产业链从上游材料设备到下游模组等环节的国产供应链发展机会。
风险提示:
1)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3)技术升级进度滞后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